广西体育局多举措筑牢竞技体育根基
2020-06-18 10:35:18
近年来,广西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“加快体育强国建设”的决策部署,按照《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着力破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的难题。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实施基层体校强基工程,推进“双百”工程;建立健全广西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机制,开放合作共建高水平运动队等一系列的举措,促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大幅增长。2019年,全区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22583人,比“十二五”时期的4600人增长4.9倍;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,广西共获得99枚奖牌,比第一届增加近20倍,广西竞技体育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。
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。广西出台实施了《广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》,进一步扩大了后备人才输送的奖励范围,首次将青奥会、青运会纳入奖励范畴。近三年发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“人才输送奖”和“成才效益奖”1179.4万元,775名运动员及相关家庭和单位获益。建立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学历教育保障机制。先后与广西大学、广西师范大学、江汉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办学,合作高校分别在广西优秀运动队建立教学点,采取送教上门的办学模式进行教学,录取的在役运动员可以边训练、边学习,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全日制本科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书。
实施基层体校强基工程。广西将20所县级体校纳入自治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,并将基层体校建设项目纳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,通过新建、改建及与优质学校合建等多种方式,投入8900万元推动75所体校与155所中小学共建联办,改革比例达到77.5%。基层体校建设得到有力的夯实,新增青少年运动员中近80%来自体校。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,评选认定了24所自治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、128所自治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,给予每所学校10万元至30万元的资金扶持,发展篮球、足球、游泳、田径等12个体育项目。8所体校被评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。
开放合作共建高水平运动队。当地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奥运、全运项目,达成共建13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;与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山东省等体育强省市在体操、游泳等项目开展运动员和教练员联合培养和培训,引进外省8个项目的34名优秀运动员;整合优势资源,与本土高校、企业、协会等共建11支优秀运动队,部分共建运动队初显成效,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奖牌近20枚。在全区第十四届运动会上,87人21队83次破46项广西青少年最高纪录,创历届最好成绩;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,广西共获得99枚奖牌,其中金牌24枚、银牌38枚、铜牌37枚,奖牌总数比第一届增加近20倍。
上一篇:“我是少年运球王”走红 挖掘篮球魅力 期待收获人才
下一篇:最后一页